登入 / 加入會員 0

每日1.5餐,「飢餓感」讓你越吃越瘦!

發表日期: 2014/02/05
Image/ source
 
過年期間大魚大肉少不了,美食當前該怎麼拒絕?!擁有 30 年臨床經驗的日本名醫永野正史醫師以經驗告訴你:每天只吃 1.5 餐,身體「消化吸收」的效果最好!而且人體擁有讓自己更年輕的自癒本能,現在就從生活中的小習慣開始養成越吃越瘦的美人體質吧!

 

 
 
 
 養成「細嚼慢嚥」的習慣,遠離高血壓、糖尿病
 
Image/ source
 
「飢餓感」具有喚醒各種本能的力量,而「飢餓感」帶來的食慾,是人類活動的根源,也是不可或缺的本能之一。「性本能」同樣是原始本能,但是一、二週的空白並不會死亡,然而,食慾本能(消化吸收本能)只要停止幾天,立刻就會有生命危險。如果處於空腹狀態,血液中缺乏醣分(葡萄糖),腦部下視丘的飢餓中樞就會積極運作,發出進食訊號—這就是食慾的源頭。而另一方面,飽足機制有一項特徵,就是胃的飽足狀態和腦部的飽足感有時間差。其實,飽足感並不是因為胃部飽漲產生的,而是透過腦部的神經細胞,讓腦部下視丘的飽足中樞受到刺激而形成。其機制是人體在攝取一定份量的食物後,血糖會上升,飽足訊號便會被送至腦部的飽足中樞。此時,飽足中樞認為吃飽了,才停止我們的食慾。(來看看:吃錯東西,運動再多也沒用!
 
 
 
 認真看待「用餐時間」,每餐至少花 30 分鐘享用
 
Image/ source
 
只要腦部察覺飽足訊號,就算胃部還沒完全裝滿,依舊可以感到飽足。反過來說,如果胃部完全裝滿,就代表吃進過量食物了。不過,從開始用餐後大約30分鐘,大腦的這項機制才會開始運作(即血糖上升,飽足中樞開始抑制食慾)。因此,只要慢慢吃,耗時30分鐘以上,即使沒有吃很多,也可以產生飽足感。吃到七、八分飽比較適當,也能充分感到滿足。但是,富含脂肪的「美食」,或是不太需要咀嚼便能吞下的軟嫩食物,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吃得很快,流於獸性的食慾,進而狼吞虎嚥。
 
狼吞虎嚥的人,就是趁腦部還沒抓到飽足訊號時,就將食物拚命往胃裡塞。只要瞭解前述的飽足原理,自然可以知道如何透過人為的方式來控制食慾;其實,關鍵就在於細嚼慢嚥。只要花時間慢慢吃,即使量少,也能充分獲得飽足感。從這點看來,套餐可以說是狼吞虎嚥或暴飲暴食的救星,從前菜到主菜,每份餐點都慢慢端出來。若是日式料裡的套餐,吃下好幾道菜後,服務生才會問:「需要白飯嗎?」有些性急的大胃王會怒罵:「一開始就應該跟飯拌一拌後,一起端上來嘛!」但是如果慢慢吃,就可以感受到,即使份量比平常少,仍然會有相當的飽足感。
 
雖然我們無法每天都吃套餐,但也應該將「慢慢享用一餐」的習慣,盡量融入生活。此外,只要慢慢吃,自然會仔細咀嚼,只要多嚼幾次,就能靠著食材自然又細緻的口味獲得滿足,不必依賴加工食品的重口味。這麼一來,味覺會變得比較靈敏。只要味覺敏銳,自然會減少鹽分與脂肪的攝取,有助於活化腦部。說得極端一點,不把吃飯當一回事的人,不但想法很隨便、生活也同樣隨便。為了提升生活與人生的品質,必須從「人性的角度」,管理「獸性的食慾」。來看看:韓國瘦身女王鄭多蓮(鄭多燕)教你外食也能吃出窈窕與健康
 
 
 
 每日1.5餐,頭腦最清楚、工作最有效率
 
Image/ source
 
要如何掌控食慾本能呢?其中一種方法就是「花30分鐘以上的時間慢慢吃」。不過,如果一天三餐都得慢慢享用,有點不切實際。建議各位不妨這樣改變飲食習慣:只有晚餐才注重營養與份量,並慢慢享用;早餐與午餐則簡單解決,僅僅補充最低限度的能量,讓身體活動比較有效率(若是糖尿病患者,一天三餐都必須均衡攝取)。
 
我本身就採取這種方法,我攝取的食物份量,是正常人的一半,也就是過著「每日1.5餐」的飲食生活。而且,我不但不覺得自己吃太少,反而好像可以活化身心,讓頭腦變得很靈光。當然也必須注意營養均衡,份量以「差一點點」最剛好。以我而言,早餐經常只吃一根香蕉或一片吐司,再搭配咖啡,而中午為了避免血糖過低,也只吃片巧克力。
 
如此一來,晚餐前當然經常會覺得有點餓,不過,人類的本能在「有點餓」的狀態下,會變得更活躍。體能與心智活動,也是在「有點餓」的時候,最可能達到最佳表現。所以,想充分發揮本能,重點在於經常過著「感到飢餓」的生活,但這又與生活節律有關,我會在第4章詳細說明。食慾是獸性本能的展現,如果要以人性控制,就必須花時間慢慢享用均衡的飲食。(來看看:現在就要開始減肥的理由
 
 
 
 「肚子餓」就要進食,預防胃炎、胃潰瘍
 
Image/ source
 
消化並吸收我們吃下的食物,當然是由腸胃等消化系統負責,但是,即使同樣都是腸子,大腸的主要工作,也只有吸收水分而已。胃和小腸(十二指腸、空腸、迴腸)是吸收並消化養分的主要器官,食物會在小腸停留將近一天,養分被吸收之後,再送進大腸成為糞便。消化吸收的運作,是源自本能的條件反射,也是習慣化的本能行為。我們可從胃部即使沒有食物,但只要一到平常吃飯的時間,仍會分泌胃液這一點,便能清楚地了解。簡而言之,我們的胃就像巴甫洛夫的狗(註)一樣具有條件反射,只要一到固定時間,就會分泌消化液。(註:巴甫洛夫是十九世紀的俄國自然學家,曾經對狗進行實驗,他發現只要先搖鈴再餵狗吃飯,以後只要狗一聽到鈴聲,就算沒有吃到飼料,仍然會分泌胃液;這項發現成了古典制約的基礎。)
 
當我還是年輕的實習醫生時,曾經親眼見證好幾次這種情形。有一種胃部顯影檢查,病患要先喝下「鋇劑」,接著用X光透視「鋇劑」在胃部的動態,觀察身體是否有異狀。當時我還年輕且技術不純熟,檢查時要花很多時間。上手之後,一名病患只要15分鐘,還不熟練的時候,至少得花上30分鐘。於是,原本病患應該在中午前照完,但是越接近中午,就與目標越差越遠。當我透視這些病患的胃部時,他們雖然沒有吃飯,卻已經分泌大量胃液。而且,胃液還會一口氣分泌出來,像轉開水龍頭一樣流洩而出,把胃裝得滿滿的(分泌700cc)。這時候,即使喝下鋇顯影劑,也會遭到胃液干擾,無法順利觀察鋇的動向。
 
雖然胃部還是空空如也,但卻已經分泌出胃液,這種胃液「撲空」的情形,對身體非常不好,相信各位應該很容易瞭解。如果一直持續這種狀態,胃壁會代替食物被胃液消化,引發胃炎或胃潰瘍等。此外,因為胃液撲空,所以實際用餐的時候,胃液的分泌反而會變差,也會造成消化不良。由此可知,規律的用餐有多麼重要。如果吃飯時間不規律,會連帶造成胃液撲空。無論如何,因為胃液分泌,是依照習慣產生的反射現象,如果吃飯時間不規律,胃液的分泌撲空,就很容易形成消化系統疾病。為了提升消化吸收本能,請務必保持規律的吃飯時間。來看看:甩肉不挨餓的腰瘦微斷食
 
 
 
 市售腸胃藥、止痛藥,都會損害消化功能
 
Image/ source
 
減弱消化吸收本能的因素,除了吃飯時間不規律以外,還有暴飲暴食或咀嚼次數過少等等。唾液是第一個對食物發揮作用的消化液,比胃液還早。其中含有大量的澱粉酶,是一種分解碳水化合物與澱粉的消化酵素。因此,咀嚼次數太少,沒有細嚼慢嚥,會減少唾液分泌,降低消化的能力。此外,身體受涼、尤其是腹部受涼,也會導致消化吸收的能力降低。因為消化源自於酵素反應,目前已經確定酵素反應會受到體溫極大的影響。換句話說,即使體溫只下降一度,酵素反應也會變得非常緩慢,使消化工作停滯不前;所以腹部受涼對消化吸收本能來說,實是一大禁忌。
 
以上的情形屬於習慣因素。而妨礙腸胃消化吸收的外在因素,則是抽菸與壓力,止痛藥與胃腸藥等市售成藥也包含在內。舉例來說,香菸的成份尼古丁,除了會促進胃酸分泌,同時也會抑制胃部分泌黏液。胃酸在胃液裡屬於強酸性的消化液,胃酸過多會造成胃脹氣或火燒心,也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的主因。(來看看:你的腎上腺累了嗎?檢測你的壓力
 
 
 
 
 養成 10 個好習慣,活化整體本能
 

Image/ source

 調整「吃、喝、拉、撒」的生活節奏
 維持「空腹感」的生活
 注意要適度禁慾
 適度運動,「走路」最好
 保留「沉思時間」
 欣賞藝術,增加「人性」深度與厚度
 接觸大自然,找回「最原始」的心
 打造放鬆的環境
 白天吃得少,晚餐吃得好
 正視疾病,勇敢治療
 
 
 
延伸閱讀:
 
 
EDIT: Lena Lin
DATA: 采實文化
 
 
 
25歲,身體開始老化。日本名醫告訴你,每天做15秒的「抬腿運動」,冬天時使用「肚圍」,做對11個「自癒力運動」,人人都能年輕10歲!
 
 

 



Comments
     您為第一個留言者.